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德育园地 > 班主任工作

淬炼的历程 慷慨的馈赠 我校2025届优秀毕业生周惠琳致母校的感谢信

发布时间: 2025/7/16 18:00:00 来源: 2201班 作者:周惠琳

我校2025届优秀毕业生周惠琳致母校的感谢信

   站在毕业的门槛回望,高中三年如同一幅渐次展开的卷轴,最初只看得见密密麻麻的试题与分数,如今却呈现出更为丰盈的图景。那些曾经以为熬不过去的夜,解不开的题,跨不过的坎,在时光的过滤下,竟都沉淀为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。高中给予我的,远不止于知识本身,而是一种思考的维度、面对挑战的勇气,以及在平凡日常中发现光亮的能力。

   记得高一刚入学时,我被分到了全年级最严厉的许剑老师班上。他非常严厉,而我又经常做错事。多少次,我都因为犯各种错去办公室喝“心灵鸡汤”,他不仅仅在学习上指导我,也在为人处世方面指导我。现在回想以前,我恍然大悟:那些看似苛刻的要求,实则是老师将严谨的学术态度注入我们的思维血脉。高中教会我的第一课,便是卓越往往诞生于对细节的偏执。学弟学妹们,当你们遇到严师时,请别抱怨,他们正在为你们锻造受用终身的思维利器。
   高二那年,我不再像高一那般摆烂学习,开始试着去努力学习。看到我曾经30分的化学一步步进步,甚至能及格,激动的不只有我,还有一直劝我好好学习的老师们,我相信他们当时也很欣慰吧!是老师们对我不离不弃的支持,同学们的关怀,才有了如今的我。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孤军奋战。那些陪你熬夜整理资料的伙伴,听你倾诉压力的朋友,与你争论一道题解法的同学,都是高中馈赠的无价之宝。请珍惜这些纯粹的情谊,因为在往后的岁月里,很难再找到如此不计利害的同行者。
   高三的夏天特别热。模拟考连续失利后,我在空教室里对着成绩发呆,难过。班主任找到我,没有说教,只是讲起他当年高考前三个月也有科目还不及格的故事。一时的失利,并不代表什么,重要的是高考,现在犯错,还有机会去改正,如果等高考再犯错,就没有机会了,这同时也是在锻炼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。这些话照亮了我灰暗的备考生活。我开始明白,高中真正的价值不在于教会我们多少知识,而在于培养从挫折中复原的能力。那些做错的题,考砸的试,本质上都是在训练我们的心理弹性——这种能力,比任何具体的知识点都更为重要。
   现在我才懂得,高中教育最精妙的设计,是它模拟了人生的基本形态。这里有必须独自承担的责任,也有团队协作的温暖;有按部就班的日常,也有突如其来的挑战;有付出与回报成正比的喜悦,也有努力暂时看不到结果的迷茫。我们在三年里体验了浓缩的人生百味,却拥有试错的宽容与重启的机会。这种"安全范围内的真实挑战",是成年后再难获得的成长环境。
   亲爱的学弟学妹们,当你们在题海中感到窒息时,请试着抬头看看更辽阔的天空。高中不仅是通往大学的跳板,更是塑造完整人格的工场。那些解不开的数学题,最终会教会你逻辑思维;背诵的文言文,将在某天成为你理解世界的文化密码;实验课上的失败,正训练着你面对人生难题时的耐心。所有看似枯燥的日常,都在默默构建着你未来的模样。
   毕业离校那天,我抚摸着教室斑驳的课桌,突然意识到:我们带走的不是厚重的教科书,而是被知识重塑过的大脑;不是分数与排名,而是在挑战中建立的自我认知;不是青春的记忆,而是继续成长的能力。这或许就是高中最慷慨的馈赠——它给了我们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的双重钥匙。
   亲爱的学弟学妹们,愿你们在高中三年里,既能脚踏实地地奋斗,也能仰望星空地思考。当未来的某天,你们像我一样回首这段岁月时,定会发现:那些曾以为的艰辛,都成了照亮前路的星光;那些平凡的日常,早已在生命中结出累累硕果。

   感恩母校!感恩老师们!感恩同学们!若没有你们,也不会有今日的我!

高三(1)班  周惠琳

友情链接

公众号
联系电话:0562-2040027 邮编:246723
地址: 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周潭街道028号
铜陵市第一中学江北分校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4044478号-1皖公网安备34071102000108号